Angry Video Game Nerd 憤怒電玩宅 (15) - 被遊戲及電影續集的爛標題搞糊塗了

這一集AVGN並沒有拿著遊戲狠批,而是針對一大堆遊戲和電影的名稱與集數吐槽,
有一些真的是中肯到爆表,不過也有不少一聽就知道是在惡搞的無理取鬧XD
由於本片原始發佈時間是2006年,裡面一些針對電影集數和遊戲代數的說明
已經隨著時間經過而有些許誤差了,請不要過於在意。

電影名稱真的是搞死我了,原本有考慮無視台灣官方翻譯直接用貼近原文的我流翻譯,
後來還是決定用一般人比較習慣的官方翻譯,只是越翻越覺得原文片名取爛了就算了,
台灣這邊的翻譯反而是更加悲劇......囧

第十五集:Chronologically Confused about Movie and Video Game Sequels
(被遊戲及電影續集的爛標題搞糊塗了)
密碼:1986








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註釋補充分隔線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



我八成會說錯很多東西,發現錯誤請各位盡量鞭沒有關係orz

快打旋風部份:大家熟知的快打旋風都是快打旋風二代,
快打旋風一代其實是操作性和畫面都很差的玩意。

洛克人部份:本片製作時還沒有堆出洛克人9。

超級瑪莉:老任在超級瑪莉二代(Super Mario Bros. 2)開發完成後,
與富士電視台製作了另外一款名為夢工場ドキドキパニック(夢工廠悸動恐慌)的遊戲。
(這是當時富士電視台的活動之一,大推週邊商品下的產物)
等到日本超級瑪莉二代上市之後,美國方面卻表示這款遊戲太難(哇哈哈你看看你),
於是老任便將夢工場的人物修改成超級瑪莉的人物,
作為在海外販售的版本。因此美國等非日本的海外地區便以為這是瑪莉歐二代。
而後當真正的超級瑪莉二代在美國發售時,則被重新命名為
Super Mario Bros.: The Lost Levels(超級瑪莉兄弟:失落的關卡)。
後來美版瑪莉歐二又流回日本,被稱作スーパーマリオUSA(在台灣常被稱作瑪莉歐夢工廠)。

太空戰士:非常讓我吐血的台灣譯名之一,直翻最終幻想好多了。

電影部份:

Halloween:台灣居然翻成<月光光心慌慌>嗎......算了。
台灣各續集的翻譯比原文還悲劇,不談了。

星艦迷航記:如果這段有任何翻譯錯誤引起星艦迷的不滿,此慎重道歉orz
<銀河飛龍>原文為Star Trek: The Next Generation,
<星際迷航記七:物換星移>原文則是Star Trek: Generations,
由於剛好是Generations和Next Generation,AVGN才會在此碎碎唸XD

洛基:其實台灣至少有個好處,不管國外如何重新命名,
台灣翻譯大多會自己加上原片名、集數,然後擺上副標題,所以不太有弄混的問題。

藍波:AVGN搞笑打自己臉的紀錄,後來藍波第四集真的就叫<John Rambo>,
搞得他在評論紅白機的藍波時把這件事拿出來又講一次XDDD

異形:就Alien和複數形的Aliens玩玩文字遊戲。

李小龍:亂取名子都能這樣中獎,該去買樂透了。

成龍:你看Jackie的鼻子很大對吧?

殭屍:字幕寫得很清楚了,義大利的那部<Zombi>和喬治.羅密歐的系列毫無關係,
只是因為片名剛好叫<殭屍>,為了搶搭票房順風車才硬取了<殭屍2>的名字。

站在子彈上的男人:台灣翻譯一二三集正式官方好像分別是
<笑彈龍虎榜>、<站在子彈上的男人>和<脫線總動員>。
由於片中AVGN重在集數數字,統一稱為站在子彈上的男人系列。

請不要認為他真的以為這系列總共有33集然後針對這點做文章,
我會為此對您的幽默感感到很傷心Q_Q

Related Posts

Load comments